青海新闻网·青海新闻客户端讯 “向菜农传授技术是我的职责。”这是湟源县蔬菜技术推广站农艺师王淑霞挂在嘴边的一句话。数十年如一日,王淑霞心里揣着农民,在绿色的田野上,想方设法为菜农传授好技术,帮助菜农致富。
菜农龙庆林是青蒜苗种植大户,虽然有多年的种植经验,但一直没有解决蒜苗“根蛆”的危害难题。王淑霞得知龙庆林遇到的困难后,主动到龙庆林的地头,逐一为他剖析原因,并每周到他田间观察1至2次,一年下来,龙庆林蒜苗地的虫害解决了,亩均增收300元以上。
从2002年,湟源县开始建设设施农业,在设施蔬菜技术推广中,农户多由“粮农”转为“菜农”,蔬菜生产技术一片空白,面对忧心忡忡的菜农,王淑霞深感责任重大,她常说,不能解决相关技术问题就是失职。强烈的责任感,促使王淑霞凭着两条腿、一张嘴、走村串户,挨家挨户宣传宣讲蔬菜种植技术。几年下来,王淑霞跑遍了湟源县所有温棚基地。
“农民种菜不容易,作为农艺师,我有责任向菜农传授技术。”王淑霞说。她到农村下乡时,有时回家没有车了,她就坐农户的拖拉机和摩托车,有时只能边走边拦车,天黑回家是常有的事。
为更好地服务菜农,王淑霞坚持做到干一行、爱一行。在做项目和试验材料整理时,王淑霞白天下地获取第一手资料,晚上加班梳理。因为工作关系,平时接触最多的是菜农,聊天最多的也是菜农,只要她一到蔬菜基地,菜农都要争着拉她到自家的大棚里看。
“发展现代农业,离不开科技支撑。而科技最终落地,转化为生产力,还得靠技术员的示范应用和推广。”王淑霞说,今后她仍将服务菜农,将新品种、新科技、新农艺、新机械第一时间送到田间地头,做好对菜农的服务工作。
几年来,王淑霞引进了乐都长辣椒、上海908番茄等品种,摸索出了湟源县设施蔬菜的种植模式。王淑霞说,在露地蔬菜技术推广中,依据湟源县冷凉的气温特点,建设露地蔬菜标准园,特别是胡萝卜生产,向农户提供新品种,针对大多数菜农技术素质不高的现状,总结出多年蔬菜生产实践经验,给了农民一把致富的金钥匙。